結構化面試的基本知識
一、結構化面試的含義
面試按照其結構化或標準化程度的高低,將面試分為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以及半結構化面試,結構化面試又稱結構化面談或標準化面試,它是指面試前就面試所涉及的內容、試題的評分標準、評分方法、分數使用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系統(tǒng)的結構化設計的面試方式。面試過程中,主持人不能隨意變動,必需根據事先擬定好的面試提綱逐項對被試者進行測試,被試者也必須針對問題進行回答,要素評判必須按分值結構合成。面試的結構嚴密,層次性強,評分模式固定,面試的程序、內容以及評分方式等標準化程度都比較高。
二、結構化面試的特點
結構化面試不同于非結構化面試和半結構化面試,它具有嚴謹的結構,其完整結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一是考官的組成有結構,比如從考官的工作性質、性別構成、年齡層次、專業(yè)特點等方面有一定結構;二是測評的要素有結構,即面試指標體系有一定結構,一般包括被試者的儀表、儀態(tài)、分析判斷能力、語言表達能力、組織領導能力、交往協調能力等幾方面。每一個測評要素都有明確的測試要點或觀察要點,測評要點所對應的測試題目都有出題思路或答題的參考要點,以提供給面試考官評分時參考。三是測評標準有結構。它表現在要素評分的權重系數有結構,每一測評要素內的評分有結構,被試者的面試成績是經過科學的方法統(tǒng)計處理后得到的,作為對考官科學性的評價及對考官評分公正性的監(jiān)督,還可以設標準差一項,看每一位考官評分與標準分的離散度;四是結構化面試嚴格遵循一定的程序(如考官、考場的選擇,監(jiān)督機制與計分程序的設立等)進行,一般每位被試者面試時間為20分鐘左右。
三、結構化面試的組織實施程序
結構化面試的組織實施程序主要包括建立考官、考務及監(jiān)督隊伍,命制試題,選擇布置面試考場及面試具體操作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結構化面試一般應由5—9名考官組成,其中一名為主考官(即來自招考單位的特邀考官)。在考官的組成上,其性別、年齡、專業(yè)結構、職務等上應有適當的搭配。為了確保面試工作的公平性、公正性,可根據需要適當配備1—2名監(jiān)督員(由紀檢、監(jiān)察或公證部門的同志擔任)參與整個面試過程。同時根據工作量大小適當配備一定數量的考務人員,如記分員、監(jiān)考人員等。
結構化面試考場在選擇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:一是考場所在的地方必須安靜、無干擾;二是考場面積應適中,一般應以30—
結構化面試命題以前,應對競聘崗位或考試職位做深入細致的崗位調查和工作分析,明確該崗位需要什么樣的素質,如何通過結構化面試測評出這一素質。命制好的試題往往還應經過試測,了解其應用性和區(qū)分性,并進行反復修改完善。對每一組受測者,每一測評要素命制2—3道題目為宜。(來源:和源公考)
Tags:
作者:佚名- ·上一篇文章:面試流程和測評內容
- ·下一篇文章:考官支招:公務員面試有三大注意事項